# 故事
这是一个真实事件,三年前老猫负责公司的支付资产业务。为了响应上级号召,加强国央企之间的合作,公司新谈了一个支付对接的渠道(当然这个支付渠道其实很冷门的,也是为了对接而对接,具体哪个渠道也不方便透露),由于原始支付系统的第三方支付可拓展性设计得还不错的,所以老猫对接的也是比较快的,熟悉对方的对接文档之后对着编码就好了,差不多花了三天的时间就完成联调了。一切看似很顺利地上线了。
时隔几天,收到了一个快递包裹,是一袋价值53块钱的“原皮腰果”,当时诧异,翻看了各大消费平台,都没有之前的下单记录,后来和媳妇确认了一下,她也没有下单。“难道是某个崇拜哥的小姑娘送的?不能吧”当时心里美滋滋地yy着。
不过之后的一个客诉问题,引起了老猫的重视,老猫排查下来发现一个很重大的问题,钱款的扣除和实际的订单状态对不上。说白了就是订单完结了,但是账户资产并没有完成扣除。我瞬间明白了之前那个“原皮腰果”是怎么回事儿了,当时在生产测试渠道的时候,在公司内部商城提交了订单,但是并没有付款,然而订单却成功了。
再三确认之后,确实存在这一问题。一瞬间整个人心态崩了,头皮发麻,口干舌燥,心脏“突突突”。怎么办?怎么办?生产还不知道涉及多少单子,没办法,兜不住了,先把这件事情往上抛吧(向上级领导汇报)。
具体原因是什么呢?我们来看一下对接第三方支付的大概时序流程。